广东恒源博物馆·食在广州2000年博览展
创建于2013年的广东恒源博物馆,坐落于广州越秀山南麓恒源大厦5号楼。占地约一万多平方米,收藏有历代个人藏品达五万多件,是一座浓缩中华文明的瑰宝殿堂。广东恒源博物馆创办人林丽玲馆长,她坚持传承中华文化全新概念,打造集文化、教育和传承为一体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食在广州2000年博览展,以历史文化多角度诠释岭南饮食文化的渊源,用直观细腻的手法塑造一场“文化盛宴”。通过真实纯朴的聚焦,让人们看到的是岭南美食蕴藏在中国文化深处的遗传密码和文化图景;品味的是岭南人民的精神气质及生存的智慧。
洪范八政,食为政首
《洪范》是《尚书》篇名,汉儒收集各地先秦著作汇篇。旧传为箕子向周武王陈述的“天地之大法”,今人或认为系春秋战国后期或两汉儒者所作。
所谓“八政”,即:食、货、祀、司空、司徒、司寇、宾、师等,分别是指粮食、布帛与货币、祭祀、工程与土地管理、赋役征敛、刑狱、礼仪、士子教育诸事。这“八政”是中国古代国家施政的八个重要方面,其中“食”排在首位。
习总书记引用这句古语,表明了“食”中蕴藏生存之道、发展之道,关系国家稳定、人民幸福。基于此,广东恒源博物馆组织专家深入研究并总结,推出了“食在广州2000年”展,从历史文化多角度去诠释岭南饮食文化的渊源。
第一部分·城市建立
秦始皇征服六国,江山平定,期望华夏一统,于是兵发岭南,但前二次陆征失败,于是凿开灵渠由湘江入漓江。任命任嚣为主帅统率五十万秦军及楼船军主力第三次征服岭南。兵锋所至皆成华夏属土,万里南越从此归属中央管辖,南蛮之地,开启文明篇章,“南蛮” 史从此终结。
第二部分·五羊五都
五羊传说最早见于晋人《广州记》。其记载的为五羊传说起源时的雏形,据史籍记载,宋代由中国传至高丽的十多种乐舞中,就有源自五羊传说的“五羊仙舞”。
第三部分·传统熏陶
宗教影响
广州自古都是通商口岸,不本土文化或外来文化都随商而来,也随商而兴旺。各种宗教传播都在广州有非常地位。
东晋时,神仙道教中最杰出的代表和集大成者葛洪,来穗在罗浮山修炼传道。
广州是禅宗老祖达摩登陆及弘法首地。也有比广州之名更早的,六祖受戒削发之光孝寺。广州的怀圣寺,它是伊斯兰教传入中国后最早创建的四大著名清真寺之一。
广州的天主教,拥有宏伟的石室圣心大教堂,它是全球四座全石结构哥特式教堂建筑之一。
广州的儒学更是遍地书院。
在穗的各种宗教场所林立,各种信仰的光辉,熏陶着每一代粵人,影响深远。传统的粤人,不会排斥各种教派,特别是儒释道更是融合。广州的老人更喜欢逢节庆拜神拜祖宗,初一、十五去寺庙烧香礼圣。大清早去车公庙,转回头又去六榕寺上香,接着去三元宫,乐此不疲。
第四部分·食都厨汇
粤菜厨艺技,不论花式品种,不论造形出品,色香味俱全。更莫论刀功、火侯、选料之博大,品食之新鲜,都能看到历代中华美食积淀下来的精髓。皆因2300年以来,岭南这片一直被中原视为天涯海角的“蛮荒”之地,却是丝绸之乡、鱼米之乡。它拥抱多少被贬精英,留下了多少作为时代生力军的雄兵,承袭了多代皇家贵胄,正宗大族南逃。它古老的中原底子,江南底子,环顾神州大地,又有那一个地方有如此雄厚的历史组合,比之深厚的精华积淀。
第五部分·饮茶品茗
关于茶
追溯中国人饮茶的起源,有的人认为起于上古,或周,或秦汉、南北朝、唐代的说法也都有,直到陆羽著成《茶经》,起源于唐代的说法大行其道。
饮茶入口中生津止渴、提神醒脑,当然受粤人喜爱。长夏之地多出汗,饮茶补水,又精神。再加上唐代张九龄凿通梅关古道,与北方交通提升,各种好茶随大族、贬官、商贾不断进入,各种品饮层出不穷。再加上粤人(汤药)凉茶习惯,故此饮茶之事,以从唐始,宋盛,明成雅事,清入寻常百姓家,民国则已茶楼林立,饮出岭南风格风味。
第六部分·粤人米品
金稻十八品,是对粤人用一颗米制成各式稻米制品的夸赞,也是约数归纳的称谓。要说粤人有智慧,是因为开放的商阜,自古迎送天下客,口味繁多,要千方百计想出好食品,讨得各方好,故以一种主食制各种花式让天下人为之垂涎,其实更多的是专注的营生,与对稻米的钟情。天道酬勤,粤人的努力,在广州汇聚一城,赢得世誉的回报。
第七部分·南粤特产
记载了21个地级市的特产
第八部分·气候促成
落雨大,水浸街
阿哥担柴上街卖
岭南的烧烤水平很高,出品闻名,特别是烧腊,更是粵菜的一绝。它包括烧鹅、乳鸽、乳猪、叉烧以及一些卤水菜式。烧腊其实分为“烧”和“腊”两种,但是现在人们总是将“烧腊”连在一起叫,都不太在乎种类了。烧腊一般是先用秘制的酱汁腌制一段时间,再放到炉、里烤,烧鹅皮脆、乳猪肥美,口味略带广东人喜爱的甜味,是老广记忆深处的美食。
“烧腊”起源古老的“广式烧腊”,而“广式烧腊”又源于北方的烧烤煮食,唐宋时期,阿拉伯人、印度人又将灌肠食物传到了广州。广州厨师于是进一步将西方的“灌肠制作方法”与本地腌制食品相结合,创造出了“中西结合”具有浓郁广式特色的烧腊,如今已名扬海内外。
第九部分·饮马珠江
进入岭南的军队:
秦军→汉军→唐军→宋军→元军→明军→清军→北伐军→解放军
北伐军(国民革命军)
在孙中山的促进下,1924年第一次国共合作实现后,国共精英云集广州,并集合各路大军于1926年7月在广州誓师北伐,揭开了北伐战争的序幕。
解放军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第十五兵团先头部队于1949年10月14日,攻入广州市区。中国南疆的门户、具有光荣革命历史的名城广州,迎来了解放。
第十部分·大族南来
岭南自几十万秦军入粤,再加上五十万中原移民开始,汉人与原百越融通,已成为开发珠三角这片鱼米之乡的基础,自汉到五代,隋唐至南北朝,以及宋元明清。由于少数民族崛起,建立政权,挥军中原,北方汉人士族经历三次巨大的南迁,史称三次“衣冠南渡”,大族生存空间一次次被压缩,从黄河到长江,从长江逃到珠江。再加上战火一起,不论大族小族皆往南逃,直接越过五岭躲避烽火。二千多年来,南来之族群,真是数不胜数,最终扎根此地,成为了支撑岭南,开拓岭南最重要的主导力量。
第十一部分·家国情怀
古往今来,大部分的粤人究其根,都在北望的神州各地。虽然已离开故土故园有几百年,几十代人,但血液中依然保留不会稀释的家国情怀和无法磨灭的乡味乡愁。在生活的方方面面保留着深刻的烙印,特别在一些祖传下来的饮食中,充分体现了粤人有着浓重的思源思乡,怀国怀祖的特点。也许这是流落天涯的人群特有的心迹,一代代的传下去,让子孙在这些点滴的传递中,明白和感觉根源与先人。
第十二部分·节庆习俗
关于节庆
近代中国流行一种讲法:岭南远离中原,再加上五岭的阻隔,交通不便,交流少,于是形成了北方的很多变化都没有跟进,没有同步变化,在文化上有很大的代沟。其实这些讲法都很片面,深层次来讲,最近的满清皇朝,是北方游牧民族建立起来,而大多大族南来的粤人从骨子里是卑视和抗拒,无论从语言,生活习惯,特别是节庆习俗,都强烈的保持原来中华汉族汉风的风尚。北方文化有很多变化,在整个清朝与民国期间,不是进步,更多是无奈。作为全国唯一对外通商,开放的广州,眼界更高远开阔,但面对祖先和坚守中华传统的民族风尚方面,更加有古朴和真纯。
第十三部分·南下名士
韩愈
唐中期名臣,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被后人尊为“唐宋八大家”之首。
韩愈曾被贬潮州,为当地施仁政。潮州人感念韩愈的恩德,将笔架山改称韩山,山下的鳄溪改称韩江,名垂南粤。
苏轼
北宋名臣,文学家、书法家、美食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唐宋八大家”之一
苏轼曾被贬岭南,在惠州期间建苏堤治西湖,故有流传“一自坡公谪南海,天下不敢小惠州”之美名。
林则徐
清朝中后期政治家、文学家,民族英雄。
道光十九年(1839年),以钦差大臣身份赴广东禁烟时,强迫外国鸦片商人交出鸦片,并将没收鸦片于虎门销毁,即震惊中外“虎门销烟”事件。该事件被认为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的导火线,揭开中国近代史的大幕。
第十四部分·岭南风尚
关于岭南
岭南,是我国南方五岭以南地区的概称,以五岭为界与内陆相隔。五岭由越城岭、都庞岭、萌渚岭、骑田岭、大庾岭五座山组成,大体分布在广西东部至广东东部和湖南、江西四省边界处。岭南的南部与北部温差较大,冬天一般只有北部降雪,南部极少降雪。高温多雨为主要气候特征。岭南文化是由本根文化(即语言认同文化)、百越文化(即固有的本土文化)、中原文化(即南迁的北方文化)、海外文化(即舶来的域外文化)四部分组成,其内涵丰富多彩。近代相继出土大量的文物,实证了岭南在秦之前已经存在灿烂的新石器时代和青铜时代高度文明,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之一。
第十五部分·革命摇篮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在广东的革命斗争历程可谓波澜壮阔。
. 广州的建市与中国共产党建党同年。羊城这个大革命的摇篮,见证了党的开始,就在南粤大地从黑暗走向黎明、走向壮大的峥嵘革命史。我们从中可以走进先烈们的精神世界,感受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为追求真理、追求光明所作出的奋斗与牺牲,慷慨与悲壮,切实体会其中所蕴含的精神与启迪。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广州,就没有现在的幸福生活。
结尾部分·融汇一炉
通过这个展,让人了解“食在广州”不是本意,让人肯定“食在广州”也不是目的,而是透过“食在广州”让大家觉悟,“美食”从何而来才是根本。
没有美德,何来美食?
不重品质,何言品尝?
缺失氛围,何以品味?
粤人美食的评定标准
一等美食是有良心之人,奉良心之食。
二等美食是有良材之人, 做良心之食。
三等美食是有良技之人,制良心之食。
组委会语:
民以食为天,天下美食,各有钟情。难忘佳肴,必数家珍。乡味之本,记忆犹深。居山野食,临海寻鲜。理想烹饪,优质良品。然令世人公认,花式繁星,精华可口,回味之鲜,神往垂涎,唯食在广州。
《食在广州2000年博览展》组委会语
本文不代表 海角论坛 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jingying.org.cn/china-bbs/2021/09/05/archives/12360